古代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的文学常识:古代神话。中国古代神话名篇有: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盘古开天辟地、黄帝战蚩尤等。先秦文学。『1』儒家经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六经”又称六艺,在“五经”后增加《乐》。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孙子兵法》。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国语》。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左传》。
显示出以中国古代文字为载体的中国古代文学在内涵上极大的丰富和巨大的张力。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风、雅、颂三类。风是民歌,雅是乐歌,颂是祭歌。诗经的表现手法是比、兴、赋。比即比喻,以彼物比此的。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赋,直陈其事。
古代诗歌的体裁常识 古代诗歌的分类 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1.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①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年龄称谓的文学常识
岁:初度——指小儿初生之时。赤子、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1岁:牙牙——婴儿学语的声音。周晬——指婴儿周岁。2岁: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2-3岁的儿童)8岁:总角——古代儿童将垂发扎成两个发髻,形状似羊角,(“总”为聚拢的意思)故称“总角”。
C骚体,古典文学 体裁 的一种。起于战国时楚国 ,以大诗人屈原所作《离骚》为代表,并因此而得名。这类作品,富于抒情成分和浪漫气息;篇幅较长,形式也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语势。
年龄称谓是古代指代年龄的称呼,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称谓来表示,大多是记载在书籍之中,然后被沿用至今。关于古人的年龄称谓也是事业单位中有关文学常识考试的一个重点,下面就由老师给大家做一个系统的概括和总结,以方便学生巧记和做题。初度:生日之时。
年龄的称谓:孩提、垂髫、黄口、总角、豆蔻、束发、及笄、弱冠、而立、不惑、知命、花甲、古稀、耄耋、期颐。 语文文学常识 1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古代家庭称谓常识 古代家庭称谓常识 古代对家人的称呼都有哪些 古代社会对他人的代称,一般包括对家人、亲属、朋友的称谓以及其他称谓。对亲属的称呼,尊称自己的父母为“家严”、“慈母”、“堂上”、“膝下”等。若是姻亲关系则加一“姻”字,如“姻伯”、“姻兄”、“姻翁”等。

关于古代年龄称谓的文学常识
弱冠: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指刚成年。指二十岁。弱冠:古代男子20岁叫作“弱”,这时就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弱冠”即年满20岁的男子。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弱冠是男子二十岁。
龆龀:儿童换齿年龄。《韩诗外传》:“男八月生齿,八岁龆齿;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龆齿。”即指七八岁的儿童。垂髫:三四岁到八九岁的儿童。古时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因此以垂髫指儿童或童年。幼学:十岁左右。《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岁日幼,学。”郑玄注:“名曰幼,时始可学也。
C骚体,古典文学 体裁 的一种。起于战国时楚国 ,以大诗人屈原所作《离骚》为代表,并因此而得名。这类作品,富于抒情成分和浪漫气息;篇幅较长,形式也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语势。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2021省考行测文学常识备考重点:年龄称谓,大家赶紧来学习一下吧。古代根据男子成长过程的特点,以十年为单元,将人生大致分为九个阶段,分别是幼弱壮强艾耆老耄期。除了这样的总体分类之外,古代还有一些特殊年龄的对于的具体称谓,考察的频率也会高一些。
年龄的称谓:孩提、垂髫、黄口、总角、豆蔻、束发、及笄、弱冠、而立、不惑、知命、花甲、古稀、耄耋、期颐。 语文文学常识 1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 古代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古代最杰出的铭文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 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是鲁迅; 现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是茅盾的《子夜》; 现代最有影响的短篇小说集是鲁迅的《呐喊》。 文化常识: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文学常识知识竞赛题,谁有?
〖One〗、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流派纷呈,其中有个影响特别大的诗派叫做“江西诗派”,江西诗派有“一祖三宗”之说,请问是哪一祖?(A)。5 柳永的词作虽然一直很受欢迎,但是却不为士大夫所看重,甚至为他们所不耻,因为在他们看来,柳永的词很是俚俗。
〖Two〗、战国散文四大家:韩非子、孟子。 我国四大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律诗四联指的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古代读书人必读“四书五经”,其中“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Three〗、文学常识知识竞赛试题(选取题)选取题先秦时代,教育内容以“六艺”为主,下列不属于“六艺”的是(D )。 A、射 B、御 C、礼 D、武经魏晋多名士,有著名的竹林七贤,《与山巨源绝交书》是竹林七贤中的谁写给山涛的(B )。

明清文学常识填空
〖One〗、高适字达夫,一字。 给一些四大名著的文学常识(填空题)副答案 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离合悲欢。 以上情节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__。
〖Two〗、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明清四大古典小说是《红楼梦》、《水浒传 》《西游记》《三国演义》 被鲁迅誉为清末四大谴责小说的作品是《官场现形记》—李宝嘉、《孽海花》—曾林、《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关沃尧《老残游记》— 刘鹗。 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是鲁迅。他小说的代表作是《呐喊》。
〖Three〗、这几个空分别是“柳永”“婉约”“豪放”“李清照”“苏轼”“辛弃疾”“苏辛”。这种题型容易出现在古诗词鉴赏和名句名篇填写的题目中。在中国文学史上,某个时期的某个地域往往形成一种文学流派,产生一批重要的作家、作品。我们可采取分地域、按流派、从特征入手识记的复习方法。
〖Four〗、【答案】:B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A项:正确,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也称制义、制艺、时文、八比文。八股文最初是写议论文章的一种推荐格式,本身无好坏之分。但后来由于科举考试规定必须采用这个格式,就遭到了很多知识分子的反对。
〖Five〗、、“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明末清初顾炎武的名句。 答案——正确的判断有: 2 3 4 6 7 8 13 15 16 19 20 22 26 27 30 31 32 33 34 35 38 39 40 错误的判断有:其余的序号。
结发文学常识和文学常识分享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更多关于文学常识分享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