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几位作家的文学常识
鲁迅原名周树人 ,浙江绍兴人, 文学 家、 思想 家、 革命 家;《孔乙己》《 故乡 》《 药》三篇小说,选自《呐喊》。散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 》《 狂人日记 》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另一篇代表作为中篇小说《阿Q正传》。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笔名。现代杰出作家,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先驱之一。主要作品有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和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散文《风景谈》、《白杨礼赞》。
高尔基高尔基(18628―19318)英文Gorky·Maksim,全名高尔基·马克西姆,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也叫斯克列夫茨基,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列宁说他是“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苏联文学的创始人。
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大家都知道的文学习惯。古代文化常识是指古代称谓习惯、历法、节气、职官定位、地理、礼仪、古代音律、科举制度、宗法等文化内容的统称。如历法中细分为纪年法、纪月法、纪日法、纪时法。

社戏的文学常识
〖One〗、社戏的文学常识 《社戏》是现代文学家鲁迅写于1922年的短篇小说,发表于同年12月《小说月刊》第13卷12号,后收入小说集《呐喊》。这篇小说以作者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用第一人称写“我”20年来三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京戏,一次是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乡村看社戏。
〖Two〗、作者是鲁迅,原名叫周树人。鲁迅先生是浙江绍兴人。
〖Three〗、生:指男子;旦:指女子;净:指性格刚烈或粗暴的男性;丑:指演滑稽人物,鼻梁上抹白粉,称小丑、小花脸。生分为须生(老生)、红生、小生、武生、娃娃生等。旦分青衣、花旦、武旦、刀马旦、老旦、贴旦、闺旦等角色。
〖Four〗、文学常识:《社戏》作者是 ,字 ,原名 , 人,我国现代伟大的 、 、 ,文中的“社”原来的意思是 ,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社戏就是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的画“×”。《社戏》是作者以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用第一人称写的一篇短篇小说。
〖Five〗、文学常识填空:《社戏》这篇小说选自《鲁迅全集》,“社”原指___,在绍兴,“社”是___ ___,“社戏”就是___ ___。根据课文可知,“迅哥儿”看戏的地点在___镇___村,作者通过对童年时代一段看社戏的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留恋之情。
〖Six〗、《社戏》练习 文学常识。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 ( )『1』鲁迅的《社戏》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样,都是描写儿童生活的散文。 ( )『2』《社戏》写的是作者鲁迅回忆他少年时代在平桥村看社戏的美好情景。

初中语文重点知识点归纳
〖One〗、二十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Two〗、第一部分 二种常见叙事线索:物线、情线。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二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第二部分 三种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Three〗、初一语文基础知识点:第四部分 五种表达方式:记叙、 描写、 说明、 抒情、 议论。 破折号的五种用法:①表注释 ②表插说 ③表声音中断、延续 ④表话题转换 ⑤表意思递进 初一语文基础知识点:第五部分 六种说明方法:举例子、 打比方、 作比较、 列数字、 分类别、 下定义。
〖Four〗、说明对象: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说明语言:科学性(正确、准确)、文学性(生动、形象)常见的说明方法:下定义、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列数字、画图表、引资料、摹状貌、作诠释。

高老头文学常识
〖One〗、高老头的父爱是巴尔扎克的理想家庭形式,又借以批判了“猥琐、狭小、浅薄的社会”,高老头的父爱并不伟大,但从客观效果而言,他真实揭示了病态“父爱”产生、发展和终结的社会原因,这一点倒是伟大的。
〖Two〗、预习检查:(一)文学常识 课文《高老头》选自第六章《父亲的死》,作者是奥诺雷·德·巴尔扎克,国著名作家。他的主要小说总称为《人间喜剧》,其中包括著名的长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和《高老头》。 他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
〖Three〗、D 此题为年代设置错误。巴尔扎克是法国19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他一生创作了96部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总名为《人间喜剧》。其代表作为《欧也妮?葛朗台》和《高老头》。马克思、恩格斯称赞他是“超群的小说家”、“现实主义大师”。
〖Four〗、文化常识:戏剧文学的构成戏剧文学通常包括两部分:一是剧作家的舞台提示,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布景、服装、道具以及人物台词的心理情绪、动作、上下场等;一是人物自身的台词,包括对话(对唱)、旁白(旁唱)独白(独唱)等。文学常识:戏剧文学的分类『1』按照表演形式,可分为话剧(主要类型)、歌剧、舞剧等。
〖Five〗、文学常识填空 《学弈》选自(《孟子·告子》),孟子是(思想家)、(教育家)家,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人。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家。 他的(弟子)编成(《论语》)一书。
〖Six〗、高中语文第三册课文文学常识总结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6世纪)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作品305篇。按音乐及内容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雨果文学常识
雨果在此通过书中人物之口,预言人民将起来捣毁巴士底狱,暗示了1789年大革命的爆发,这里的描写其实是七月革命的回响,展现了雨果描写历史场景的巨大才华。
开始雨果对革命并不理解,但当大资产阶级阴谋消灭共和国时,雨果却成了一个坚定的共和主义者。1851年12月,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雨果参加了共和党人组织的反政变起义。路易波拿巴上台后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帝国。他实行恐怖政策,对反抗者无情镇压。雨果也遭到迫害,不得不流亡国外。
《欧那尼》写的是16世纪西班牙一个贵族出身的强盗欧那尼反抗国王的故事,雨果赞美了强盗的侠义和高尚,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倾向。 1830年7月,法国发生了“七月革命”,封建复辟王朝被翻了。雨果热情赞扬革命,歌颂那些革命者,写诗哀悼那些在巷战中牺牲的英雄。 1831年发表的《巴黎圣母院》是雨果最富有浪漫主义小说。
B项正确,雨果,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1872年雨果发表剧本《克伦威尔》和《克伦威尔序言》,《克伦威尔序言》被认为是一篇浪漫主义的宣言。雨果的主要作品有《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文学常识复辟和文学常识汇编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更多关于文学常识汇编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