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苏轼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惠崇春江晓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洒豚欲上时。《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念奴娇 赤壁怀古》宋词三百首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浣溪沙》宋·苏轼 麻叶层层苘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垂白杖藜抬醉眼,...《浣溪沙》初中 宋·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苏轼 〔宋代〕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的趣事!
〖One〗、邀朋捉虱 传说苏东坡有一个妹妹,绝顶聪明,通常被人称为“苏小妹”。有一次,苏东坡邀请好久没见面的黄庭坚来做客,并亲自出门迎接。苏小妹看到哥哥高兴的样子,就出了个上联和哥哥开玩笑,“阿兄门外邀双月”,“双月”合为“朋”字。
〖Two〗、、东坡鱼 苏轼不仅是文学大家,在美食上也很有一手,除了广闻人知的东坡肘子外,苏学士还擅长烧鱼,其烹制的鱼堪称一绝。一次,苏轼雅兴大发,亲自下厨做鱼,刚刚烧好,隔着窗户看见黄庭坚进来了(黄庭坚是中国古代四大字体蔡苏米黄宗祖之一,是苏轼挚友,两人经常以斗嘴为乐)。
〖Three〗、苏轼与佛印三则趣事:对哑联,苏东坡被贬黄州后一居数年。一天傍晚,他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长江。苏轼忽然用手往左岸一指,笑而不语。佛印顺势望去,只见一条黄狗正在啃骨头,顿有所悟,随将自己手中题有苏东坡诗句的蒲扇抛入水中。两人心照不宣,对视大笑。原来,这是一副哑联。

苏轼的生平事迹研究
文学家苏轼生平经历:自请出京 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王安石很愤怒,让御史谢景在皇帝跟前说苏轼的过失。
苏洵对他这两个儿子要求是非常严格的,父亲苏洵的言传身教,使得苏轼既接受了正规而良好的文化艺术的熏陶,同时也赋予了他不拘礼教、开拓进去的卓然之气,与此同时,来自母亲程氏的教育也对苏轼的成长至关重要。
苏轼生于1037年1月8日(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生于眉州眉山(今属四川)。1056年(嘉祐元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苏轼川赴京,参加朝廷得科举考试。1061年(嘉祐六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苏轼晚年因政治原因多次被流放,经历了惠州、儋州等地。虽然身处逆境,但他依然保持着乐观豁达的心态,创作了许多富有哲理的作品。最后,苏轼在常州逝世,享年六十六岁。他的生平事迹和文学作品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苏轼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关于苏轼的文化常识
〖One〗、苏轼词两首文化常识 文学常识 苏轼的词 苏轼的词现存三百四十多首,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Two〗、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堤坝,也就是著名的“苏堤”。 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但1091年(元祐六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外放颍州。
〖Three〗、本题考查与苏轼相关的成语文化常识。A项正确,河东狮吼,比喻妇人妒悍。出自宋洪迈的《容斋随笔·卷三·陈季常》中苏东坡写的一首取笑陈季常的诗,诗曰:“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B项正确,明日黄花,比喻过时或无意义的事物。后多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Four〗、表现苏轼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诗风的《王维吴道子画》、《读孟郊诗》、《书王主簿所画折枝》等诗亦被认为是北宋文化所达新高度的标志。 苏轼的词相比他的诗有更大的艺术创造性。

请你查阅资料初步了解苏轼的生平事迹
〖One〗、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而此时苏轼经此一役已变得心灰意冷,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
〖Two〗、《方山子传》主要内容:讲解方山子的生平事迹,包括他的才华、性格、品德等方面。 艺术特色分析:分析《方山子传》在叙事手法、语言运用、人物塑造等方面的艺术特色。教学方法: 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方山子传》,初步了解文章内容和结构。
〖Three〗、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代表作:《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Four〗、《苏东坡传》以北宋时期大文豪苏轼的成长经历为脉络,按照时间顺序分为童年和青年、壮年、老练、流放岁月等四卷。,从苏东坡的出生到离世,全景式的展现了苏东坡先生波澜起伏、坎坷多舛的一生。从一举成名天下知到踏上仕途,从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到因诗引祸惨被流放。
〖Five〗、学生可查阅有关书籍或上网查找资料,初步了解孔子、孟子的生平。 课时:建议两课时,也可以根据学情适当划分学习内容 学习过程: 预习导航: 课文导读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的《杨氏之子》、《伯牙绝弦》这两篇文言文吗?课文短小精悍,却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给人深刻的启发。

关于苏轼的文学常识~
一: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三:“三苏”之一 四: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五:开创了豪放词风,辛弃疾在此基础上继承并开拓了豪放词派的意境,两人合称“苏辛”。六:苏轼的代表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成为千古传唱的中秋佳作名篇。
苏轼的(诗歌)、(词)散文、(书法)、画都有很高的成就。他的写景散文表现出景、情、(意)三者统一的特色,如〈前、后赤壁赋〉。
史书记载苏轼“身长八尺三寸有 余,苏轼为人宽大如海”。苏轼是苏洵的次子(长子夭折),嘉佑二年(1057年),与弟苏辙同登进士。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熙宁二年(1069年),父亲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
今:跟男女情爱有关的;轻浮放荡。⑶故国神游 故国 古:旧地。今:旧国。一词多义故故垒西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旧,形容词。国有大故,则令民各守其闾(《周礼·地官·乡大夫》) 事,事故,名词。无缘无故(成语) 缘故,原因,名词。广故数言欲亡(《史记·陈涉世家》) 故意,副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豪放派代表人物。他与他的父亲苏洵(1009~1066)、弟弟苏辙(1039~1112) 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苏东坡文学常识
〖One〗、【赏析】 苏轼(1037~1101),又名苏东坡,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南宋高宗朝,赠太师,追谥号“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汉族,是父亲苏洵的长子,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
〖Two〗、一: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三:“三苏”之一 四: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五:开创了豪放词风,辛弃疾在此基础上继承并开拓了豪放词派的意境,两人合称“苏辛”。六:苏轼的代表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成为千古传唱的中秋佳作名篇。
〖Three〗、史书记载苏轼“身长八尺三寸有 余,苏轼为人宽大如海”。苏轼是苏洵的次子(长子夭折),嘉佑二年(1057年),与弟苏辙同登进士。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熙宁二年(1069年),父亲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
〖Four〗、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豪放派代表人物。他与他的父亲苏洵(1009~1066)、弟弟苏辙(1039~1112) 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他还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
〖Five〗、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他的家庭富有文学传统,祖父苏序好读书,善作诗。父亲苏洵是古文名家,曾对苏轼和其弟苏辙悉心指导。母亲程氏有知识且深明大义,曾为幼年的苏轼讲述《后汉书范滂传》,以古代志士的事迹勉励儿子砥砺名节。
关于苏轼常识和关于苏轼的知识点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更多关于关于苏轼的知识点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